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凯发·k8(国际)-官方网站·一触即发|中国要怎样理解东南亚(组图)

发布时间:2025-02-22 10:32:07    次浏览

广告服务 广告服务 发行服务 发行服务 中国要怎样理解东南亚 中国要怎样理解东南亚当中国解决了现阶段以近海为中心的权益纷争和领土完整维护之后,缅甸、泰国等中南半岛西岸国家,将成为中国从太平洋望向印度洋的新起点。作者:刘怡 军史作家 来源:南风窗 日期:2014-05-08 浏览:12289 广告服务 在东亚大陆与大洋洲之间,有一道由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构成的层层叠叠的锁链,将太平洋和印度洋直观地区隔开,这便是东南亚在世界地图上的概观。以战略地理眼光看,东南亚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两大洋间的“连接线”,又是“隔离带”,既和大陆国家领土接壤,又与外围海上强国利益相连。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这5个陆地国家,身处中印两个强邻之间,又与华盛顿具备长期安全关联,在操作平衡策略时往往捉襟见肘;而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等海洋国家,与美国在第一、第二岛链的军事存在形成一体,更容易受美国政策影响。面对犬牙交错的局面,中国需要明智的东南亚战略,以确定不同阶段的外交主攻方向,使东南亚成为中国拓展对外关系的基石。而北京如何理解东南亚,在当地又有何种表现,将直接决定中国能否由地区强国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解构东南亚:被创造的共同体1940年代以前,不存在“东南亚”这个概念。那时常用“印度支那半岛”指代中南半岛,用“东印度群岛”指代南洋群岛,但这些地理概念未必能照应到政治现实。二战前,暹罗(泰国)、英属缅甸、法属印度支那等地区,因历史上受中国和印度文化熏陶,已具备成为民族国家的基础制度条件;而英属马来地区、荷属东印度群岛(印度尼西亚)及美属菲律宾的命运,则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宗主国,基本定位是欧美海洋强国的东方前哨。1954年成立的“东南亚条约组织”(SEATO)第一次在国际上提出了“东南亚”这一概念,但该组织的8个成员国里只有泰国和菲律宾位于东南亚。换言之,SEATO实际上是美国军事干预中南半岛,并为此进行动员的工具,“区域外”特征十分明显。相比之下,1967年建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带有浓厚的自主色彩,初始定位也是协调本地区国家间的领土和经济关系。但东盟建立之初,只有5个成员国,并不包括大部分中南半岛国家,也不具备实质的政策议程制订能力,反而被美国构建的一系列双边盟约架空。久而久之,美国这个原本的“区域外”势力在东南亚前沿建立起了稳固的政治和军事存在。随着1995年之后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先后加入东盟,东盟扩充到10个国家(在东南亚仅剩东帝汶尚未加入),并通过2008年生效的《东盟宪章》夯实一体化。此时,东南亚概念的地理和政治内涵开始对应起来,而“东南亚国家联盟”已然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在诸如自贸区谈判和南海争端协商等方面充任主角。中国与东盟历经“黄金10年”之后,正努力创造“钻石10年”,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不过,美国作为一手催生东南亚国家早期政治合作的区域外力量,仍然承担着不可替代的“维稳”角色。承认美国既定的领导地位,依赖美国基于技术优势和全球领导者义务的保护,乃是东南亚现实的政治生态。不仅如此,区域外力量的存在还为东南亚国家提供了“对冲”邻近大国压力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