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2 10:32:07    次浏览
新华网西安5月28日电(吴杰、杨晓荣)“没有清正廉洁,部队就不可能真正有战斗力!支队主官是一个毫无遮掩的透明体,一举一动都在官兵注视监督之中。”说这话的,是武警渭南支队政委黄成。4年来,黄成与党委“一班人”把廉洁从政作为根基,勤政务实,埋头苦干,所在支队党委被武警党委表彰为“创先争优活动先进旅团级党委”,支队连续4年被武警陕西总队、武警部队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支队”。他也被武警部队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廉洁自律先进个人”。“用人不公就是领导干部最大的腐败”“干部任用是部队风气的风向标,而选准用好干部最重要的就是重实绩、重公论、重考核!”这是黄成和党委“一班人”向广大官兵作出的承诺。一次,支队党委拟选拔任用15名营职干部,党委决定坚持遴选条件、基本情况、空缺岗位、考核排名、研究结果“五个公开”原则进行择优选拔。考核程序公开后,黄成接到上级一位领导的电话,说有一位熟人的孩子在这次考核人选之列,让支队在提拔使用上给予关照。黄成犯了愁:这位领导对支队建设十分关心,倘若按原则办事,可能会得罪这位领导,影响以后的工作。可如果放弃原则给予照顾,必然影响公正用人。“基层官兵对我们领导干部希望最大的就是用人公正,最深恶痛绝的就是用人不公,用人不公就是领导干部最大的腐败。”黄成说。“关系分可丢,原则分不能丢!”黄成最终选择将党性原则往前摆,把个人私情向后放。那名干部最终因考核成绩靠后没有入围,但支队“凭素质立身,靠政绩进步”的氛围蔚然成风。4年来,支队先后调整使用干部181名,选送6名正营职干部参加中级培训,5名战士选送免试入学,全部阳光操作,无一封告状信。“官兵的期盼在哪里,我们就要往哪里使劲”“官兵的期盼在哪里,我们就要往哪里使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官兵的信赖。”黄成说,因兵而官,就要为兵所谋。不怕跑断腿、不怕磨破嘴、不怕丢掉面子。提起黄成的“三不”精神,支队人人皆知。黄成有眼疾,眼神不好,但从来都将官兵的点滴疾苦看得分明。12月的渭南,室外滴水成冰。黄成到一中队检查工作时发现,宿舍里没有暖气,仅靠一只电暖气取暖,官兵被冻得睡不着觉,时常有人感冒发烧,黄成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难过。他立即协调驻地开发区管委会,争取到取暖经费15万元。3天后,12台立柜式空调和7台壁挂式空调“落户”中队。官兵说:“暖身,更暖心。” 2012年8月,驻地政府调拨专项经费,供支队更换车辆。然而,黄成想到的是应该把钱用在改善官兵学习训练环境上,并与党委“一班人”达成一致,除拿出1万元对车辆进行保养维修外,其余经费全部投入部队基础建设,为3个中队解决了官兵吃水、洗澡、看病等难题。华县中队营院坑坑洼洼,打场篮球都困难。黄成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跑县政府协调,争取到20余万专项经费。两周后,塑胶篮球场建好了,还建起了历史名人录文化墙等,使营区面貌焕然一新。4年来,黄成先后为基层中队争取建设经费200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官兵生活训练和学习环境。“只有敬畏权力,才能约束自己言行,服务部队官兵”“权力来自官兵,只有敬畏权力,才能约束自己言行,服务部队官兵。”黄成常这样说。黄成上任后的第二天晚上,管理股的同志拿着一张电话卡和充值卡,敲开了他办公室的门,并一再解释这是惯例。黄成将电话卡及充值卡推了回去,说:“惯例也不一定都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就要取消。这卡我不要。”黄成说,作为班长,不徇私情、破规矩、越红线,秉公用权,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是最起码的要求。黄成还与家人约法三章:不准收受任何钱财和好处、不准干预自己的工作、不准享受任何特权。2013年6月,黄成的妹夫找到黄成说:“你手中有工程,能不能分一个项目给我,反正包给谁都是包……”话还没说完,就被黄成打断。黄成生气地说:“承包工程由支队党委集体决定,我没有权力把工程交给你。”黄成姐姐的儿子在新疆当兵,姐姐总想把孩子调到黄成身边。可是,不管姐姐如何对他施压,黄成始终没有答应。2012年,支队计划改建教导队,好几家建筑商先后找到黄成,请他给予关照。黄成强调:“参与基建工程是好事,但要按程序规矩办,决不能搞暗箱操作。”3年来,支队基层“四项设施”建设、反恐装备采购等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都是“阳光操作”,黄成从未批过一个关系工程,从不搞暗箱操作,也未暗示过别人。2013年,支队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支队”。领奖台上,他说:“这些成绩都归功于支队党委和全体官兵,没有大家的勤奋努力和顽强拼搏,支队不会取得长足进步。”